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非遗中心 >> 正文

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陈派单笔烙画

 【发布日期:2020-06-16】 【字号: 】 【关闭此页【点击数:

烙画在中国的出现距今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国传统画,也是世界珍惜画种之一。其源于西汉,盛于东汉,并被命为进献皇帝的贡品。烙画是以金属着高温于木材等材质上充分利用和显示其材质的机理效应所烫出的画,亦有烫画之称。

陈派单笔烙画采用美术的手法,追求绘画功效,以黑、白、黄单色种,即纯烙手段,烙出色彩所无法比拟的神秘世界。陈派单笔烙画按所用材料分类主要有木板烙画和纸烙画;按题材分类主要有山水、人物、动物、创意等。

因为一般人画烙画时,使用的烙铁头大小几十,甚至上百支,但陈毓强先生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摸索,终于自创了具有陈氏特有的烙画工具。在多把烙画笔的基础上发展成为只用一把多功能的烙画笔,既省材料,又省时间,携带方便,烙画又快又好。陈派单笔烙画以一把自制的多功能烙画笔在木板或纸上进行作画,所作的烙画具有美术笔触的风格。画面呈现着古朴典雅,端庄极具观赏和收藏。

陈派单笔烙画不勾、不填、不描,天人合一,一气呵成。视其画风,当与中国画同宗。制作一幅烙画作品,是要经过多种程序才能完成的。首先是要充分认识和理解作为画面板材的机理效应,当这些机理效应进入画家思维构思而形成具象后方能正式作画。作画的过程是天然机理与画家的人造机理相结合而成为天人合一的特殊感观效应,这种效应是任何画种均不可代替的。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